《水利信息化》
“智”引城市,“慧”见未来,“天”高远阔,“心”潮澎湃。
天心区深入践行“三高四新”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,以“智慧”之名,展开全面布局,智慧产业、智慧城区、智慧政务高效落地,全面提升城区内涵和实力,一座能感知、会思考、有温度的未来之城,正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逐渐成为现实。
今天,天心区委网信办推出《@天心,智慧在这里启航》专栏第七期,让我们跟随镜头,看“智慧之光”在天心如何闪耀、绽放。
《课堂迈入数字时代,信息化赋能现代教育》
天心古阁,文运昌盛,天心教育,承古创今。天心区作为信息化教育的排头兵,充分利用信息化激发教育动能打造智慧教育,让数字化的福利遍布课堂。
天心区系统建设“智能教室、智慧校园、智慧学区”三个层次的智慧教育生态路径,以信息化赋能课堂教学改革和育人体系构建,实施三大融合,推进三项探索,丰富三类课程。那么三大融合、三项探索、三类课程分别是什么呢?
三大融合
一是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,推广智慧课堂,为学生和教师减负;二是推进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,在“智慧体育”领域率先取得突破,探索智能技术支持的研究性学习,丰富学生多元学习体验;三是推进信息技术与“创造教育”融合,开展数字化创新活动,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把握学生成长动态。
(推进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)
三项探索
一是探索精准教学。中南二附小、沙湖桥小学等用电子校徽课堂答题,及时掌握全班的学情;天鸿小学等在课堂中引入电子笔,把学生的书写过程数据化;雅礼外国语中学、明德天心中学等应用平板电脑支撑教学,课前推送资源,课中收集学情,课后线上交流辅导。二是探索分层教学。青雅丽发学校、明德启南中学等依据学情布置动态作业,有针对性、分层次推送,学生不盲目刷题,不做一样的作业。三是探索单元整体教学。对于语文、数学、英语等学科,利用思维导图等信息化工具生成单元知识图谱,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,辅以微课学习,知识的整体性更强、更容易理解。
(数字化课堂)
三类课程
一是开发项目化学习课程。小学3、4年级和中学7、8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每周安排一个课时,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增加人工智能、编程思维内容。围绕省级课题《基于项目教学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建设研究》,开发项目化综合课程资源,以研究性项目学习替代传统的技能教学。二是推广“创客”课程。为20多所学校配备了机器人器材,开发了机器人、编程思维、创客、3D打印等一批社团“AI课程”。建设VR融创教室,将VR、3D打印和虚拟动漫巧妙结合,打破学科单向传授知识的模式,增强学生学习中的多感体验。三是建设数字化创新课程。基于STEAM教育理念,开发校本课程,指导学生利用空间跨校协同开展创新活动,涌现了一批典型的数字创新案例。
(学生正在进行综合实践课程)
将信息化技术与现代教育充分结合,让学生享受智慧教育的福利,从教育的方方面面感受到科学的力量,让学生从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喜欢上学习,树立正确的学习观。
开源:天心区委网信办 潇湘晨报记者:汤文莉
更多精彩内容,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晨视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爆料微信关注:xxcbwx,24小时报料热线。